找到相关内容2146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坛经的思想特质--

    ”的义理,是《坛经》的思想特质。 它是具体显示,便是慧能所极为重视的三面实践( threefold practice ):、无相、住。 以下我们即详论这三面实践。   页32   三、相与住   慧能在《坛经》的定义品中正面地就实践面来阐释他的禅法,所谓“法门”。他宣称:   我此法门, 从上以来,先立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。  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。 念者,于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84535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众生有生有死,有来有去,为何圣者却说去?

    参们!因迷而悟,悟由迷而得;因生死而涅槃,涅槃由生死而得;因来去而来去,来去由来去中得,这显然发露甚深解脱意境,非凡夫知见所能窥探,这是真枪实弹的功夫,唯有圣者方可说出这种法语,凡夫若如是说,便成诳妄,造下堕落因种。 圣者自性中,生死之相,来去之相,早已住了,净化乌有,一尘不染,何有生死来去之幻影呢?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07161223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“知见立知是无明本`”,“知见见是涅槃”?

    samsara),是故,名为知见立知是无明本。   真如本体已无相、住、见、毕竟空(梵语atyanta-sunyata)故;若知见有见,即有相、有住、有、不能与法性相应,又落入无明深渊;佛之知见已解脱,彻悟诸法本性空义,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,是故名为知见见是涅槃。   大般若经云:“诸佛出世,皆说本性空义,化导有情;闻佛说本性空义,乃入圣道得圣道果;离本性空,别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0561226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佛门有句“清净不用扫,空门不用观”,其意境如何?

    ,不如饭一无证之者。”   经文所记载证者,即是圣位所显的境界,已远离相对待法,达到究竟圆满之果地也。 ...  如本法师答:这是站在解脱的果地而言,自性若清净,则染垢之尘,既染垢之尘,何用扫尘之举;空性(梵语sunyata)已达彼岸,若起观照,岂非落入能所之弊。   换句话说,成佛就已圆满清净,清净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9211229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过去心,现在心,未来心,皆不可得,以何心可得,念佛心可得否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三心不可得,是要我们学道者,离相、离念、离住,以所住而住、以无相为相、以离念而,这是转凡入圣的初步阶段,由有而空、由相而无相、由假入空、由住而住、由;三心不可得,不是意味著连心都没有了,若连心都没有,还有谁肯来修行呢!岂不是让人更惶恐,因而走入断灭论。   要知道佛陀本意,是要我们先净化自性中的相、住、、境,无非皆是自性空的,远离自性虚妄的贪执,如此显露菩提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95312375.html
  • 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大旨试释

    万年,万年一”,忽然妄想脱落,寂照现前。这正是由执持名号而任运证人无相、住、的清净心态。当此前已灭后未起之际,灵光独耀,迥脱根尘;心性染,但不同木石,逐步证人理一心不乱,命终便生实报...相继。”所谓净念,即是正念,也即是,久久持名自然;无相净念,相继现前;实相妙理,彻底呈露。总的说来,菩萨极力赞叹念佛摄心为“得三摩地第一法门”,给我们业苦众生指出了即浅即深、三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4753676.html
  • 印光大师开示修行的秘诀

    印光大师开示修行的秘诀 吾人心性,与佛同俦;只因迷背,轮回不休!如来慈愍,随机说法;普令含识,就路还家。 法门虽多,其要唯二:曰禅与净,了脱最易! 禅唯自力,净兼佛力;二法相校,净最契机。 如人渡海,须仗舟船,速得到岸,身心坦然! 末世众生,唯此堪行;否则违机,劳而难成。 发大菩提!生真信愿;毕生坚持,唯佛是! 念极情忘,即;禅教妙义,彻底显现。 待至临终,蒙佛接引;直登上品,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73980307.html
  • 论慧能的识心见性思想

    所讲也是以佛性思想为主旨。薛简听了后感叹地说: 大师,今日始知佛性本自有之,昔日将为大远;今日始知至道不遥,行之即是;今日始知涅槃不远,触目菩提;今日始知佛性不善恶,,无知住;...义即是定慧等。学道之人作意,莫言先定发慧,先慧发定……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,顿渐皆立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…… 统观慧能的念禅法,有两大特色:(一)定慧别,实际是以慧容摄于定;(二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5546956.html
  • 空明澄彻——《坛经》一之谛的解读

    空明澄彻——《坛经》一之谛的解读马寄 摘要: 佛教所追求的若解脱,禅宗也莫能外。作为典型中国化佛教,禅宗从心性维度来诠释解脱。首先,在区分心性的基础上,六祖强调收心归性。其次,六祖将清静的本性界定为佛性,由此见性即可成佛。最后,通过“”法门,本真的性蜕化为当下一的清静,于当下一的清静明觉中,获得究竟解脱。关键词:收心归性;自性即佛;;一 佛教起源于印度,却发展、兴盛于中华...

    马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5059916.html
  • 试论慧能思想的特色——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提纲

    而“顿悟”说又以“般若观照”为核心,进而形成了他的禅学思想的认识论观点。为了使人们认识事物、判断事物有一个标尺,慧能提出了、无相、住的“三无”思想作为他认识论的基本范畴。他说:  善知识,我此法门从上以来,先立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。无相者于相而离相,念者于而离念,住者人之本性。 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,慧能在这里所说的“”,可理解为主观的精神现象(能缘之心),“相”可理解为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2346327.html